“生命三角”救生法靠谱吗?===大科技杂志社

作者: qwq 分类: HISTORY,未分类 发布时间: 2013-08-02 22:57

“生命三角”救生法靠谱吗?===大科技杂志社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次强震,比如汶川地震、芦山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科学界还没能攻克地震预测难题之前,面对大地震人们能够做到的,是在地震中尽量保住自己的性命,以及震后及时、有效地救灾。

快躲到墙角去!

每次大地震来临,互联网等媒体上就会流传一些地震救生的段子,其中最有名的也许是“生命三角”救生法了。这个方法是说,地震发生时,人应该迅速找到房间内有三角支架结构的位置躲藏起来,这样当房屋倒塌的时候,这些位置往往会形成有效的支撑空间,躲在空间里的人的生命可以保住,等待救援队伍解救自己。

在我们的房屋中,墙角是地面和两面墙的交点,属于“生命三角”位置;此外,卫生间里的金属管道比较多,也形成了许多支架结构,也是“生命三角”的首选地方。这些都是该救生法提倡的躲藏地点。

库普是一位加拿大救援专家,他是“生命三角”救生法的支持者,1996年,他曾经在土耳其做过一个实验,把20具人体模型放入一个房间,然后炸掉支撑柱,结果房顶塌下来。通过检查人体模型受损情况,库普发现,那些放在桌子底下的人体模型都被掉下来的房顶“砸死”了,而放在墙角等处有三角支撑位置的人体模型则全部“生还”。库普还把这个实验过程拍摄了下来,传播给世人知晓。

呆在原地,趴下!

然而库普的实验很快招来另外一些专家的批评。美国的一位地震专家就指出,库普的实验有个严重的错误,即他用炸药从内部炸塌房屋,但地震中的房屋倒塌情况与此完全不同。当房屋受到地震波的袭击时,会上下左右摇晃。当出现坍塌时,也有几种情况,比如墙体外倒、墙体内倒和房顶M形塌落,等等。观察地震后的废墟,的确可以发现某些位置出现了“生命三角”,但是地震发生的时候,人们往往无法知道墙体是如何倒塌的,因此“生命三角”可遇而不可求。

而且有实验表明,在地震中躺着不动的人受到的伤害比移动位置的人要少,因为地震时地面晃动,危险物品乱飞,移动的人更容易受伤,所以与其寻找“生命三角”,还不如原地不动。更麻烦的是,在日本的一次地震模拟实验中,冰箱等大件物品在房间中翻滚、滑动,如果人们躲在冰箱旁边,希望借助冰箱形成的“生命三角”保命,反而会更加危险。

许多专家在反对库普的同时,坚持传统的地震避险原则,即“伏地、遮挡、手抓牢”,这个原则的意思是,在地震发生时,要钻入桌子下面,或用靠垫捂住最重要的头部,手抓牢桌子腿,避免桌子大幅度移动。桌子可以挡住四处飞溅的玻璃碎屑,甚至可以挡住在屋内滑动的大件物品,保护人的生命安全。

但库普则针锋相对地回应,传统的避险原则是建立在房屋不坍塌或不严重坍塌的情况下的,只能应付屋内出现的小伤害,在房屋倒塌的情况下,还是“生命三角”更能保命。

地震来时,随机应变

围绕“生命三角”救生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客观地讲,两方都有正确的一面。库普的“生命三角”救生法,主要针对能引起房屋倒塌的大地震,只要能及时躲避在牢固的“生命三角”位置,比如墙角、顶棚狭小的房间、金属管道纵横的卫生间等处,生存概率确实会大一些,但面对中小地震,这种救生法有可能还会增加受伤的概率。

而传统的避险原则主要针对没有引起房屋严重坍塌的中小地震,能够避免移动的物体和飞溅的尖锐物对人体的伤害。但遇到严重的大地震,房顶塌下来,桌子一类的遮挡物会被压塌,人躲在下面死亡的风险更大。

当然地震发生时,人们无法判断地震的震级会多大,所以具体采用什么方式避险,需要处变不惊、随机应变,在能够安全躲避到“生命三角”位置时,要尽量采取这种救生法。如果看到物品滑动、尖锐物乱飞,先就地防护自身才是上策。

我国的情况很复杂

那么具体到我国的地震情况,该如何应对地震危害呢?

我国大地震多发生在四川、云南等地的山区,当地的房屋建筑抗震能力有限,一旦发生大地震,倒塌的房屋很多。因此大家采用“生命三角”救生法,相对来说,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我国位于非地震带或地震带边缘的地区,发生的地震大多是中小震级的地震,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房屋坍塌,所以在这些地区的人们,采取传统的“伏地、遮挡、手抓牢”方法,能够减少自己受伤的概率。

另外,读者朋友们也要分析自己起居的房屋的抗震能力。如果房屋抗震级别高,一般来说不会出现房顶整体坍塌的情况,那么采取传统避险原则即可。如果房屋不够结实,还是寻找“生命三角”位置躲藏是上策,因为万一是大地震来袭,降低丧命的概率才是正确的思维。

一些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房屋的抗震级别高,地震中不易坍塌,所以他们更强调传统的避险原则。而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房屋建筑质量也千差万别,因此我们必须分析自身的情况,制定符合自己实情的自救避险方法,不能人云亦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