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竟然掌握在笨蛋的手中!?

作者: qwq 分类: HISTORY,未分类 发布时间: 2012-08-10 22:08

文 I 吴秋铭

为什么电影里最高的智慧总是掌握在那些愚钝的人手中?这其实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文化现象。

许三多和功夫熊猫

2007年,电视剧《士兵突击》突然走红,占据了无数家庭的电视屏幕。而让从十几岁的中学生到耄耋老人,纷纷中了“兵”毒的,是一个缺心眼的士兵许三多。

许三多自幼怯懦,不懂最基本的人情世故,在村子里从来就是被嘲笑、欺凌的对象。当了兵以后他却以看似愚钝的执著取得了成功:听了班长老马随随便便的一个命令,就兴致盎然地修了一条石子路,于是被调入钢七连;为了不让班长史今失望,刻苦训练,从“孬兵”成长为尖子;为了一句“不抛弃,不放弃”,他挺过苛刻的考验,成为顶尖部队老A的一员……

尽管看起来不那么机灵,可是许三多却比那些自以为聪明的同伴更懂得人生的真谛。他那句循环论证式的名言——“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儿”触动了很多观众的心。

2008年夏天热映的好莱坞动作大片《功夫熊猫》演绎了另一个愚钝者成功的故事。这只熊猫原本整天只是跟着父亲卖汤面,机缘巧合被指定为神龙大侠。它又馋又笨,完全不能与虎、鹤、猴、蛇、螳螂五位师兄师姐相比。可是当师兄师姐们被大反派雪豹轻松击败之后,熊猫却从一卷无字秘籍中悟到了“无招胜有招”的道理,终于打败了雪豹,拯救了师傅和村民们。

影视和文学作品中,像许三多和功夫熊猫这样“傻人有傻福”的故事比比皆是。金庸名著《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奥斯卡获奖影片《阿甘正传》里的阿甘、阿来所著的茅盾文学奖作品《尘埃落定》中土司的傻儿子、托尔斯泰名著《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都是如此。他们的愚笨行为最后总被证明是无比智慧的选择。

疯癫与真理

为什么作家们要把最高的智慧赋予那些愚钝的人呢?这其实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文化现象。

在中国,春秋时期的老子就非常反感那些能说会道的聪明才智之士,主张人们都傻一点——“绝圣弃智”。孔子也曾经把一个唱着歌疯疯癫癫从车前经过的人当作是大哲,想要向人家请教。《愚公移山》的故事更是把不知变通、搬山不止的愚公树为典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还有一大批貌似疯癫的世外高人、菩萨和高僧,最著名的大概要数济公活佛了。

在西方传统中,人们根深蒂固地认为人处在疯癫状态之中时能够进入超感觉的世界,能够看见常人所不能看见的真理。早在希腊时期,疯癫就被认为和天才相关,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时期,尤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有许多“宫廷愚人”的角色。尽管他们经常处于令人发笑的配角地位,但当剧中主角因偏离理性而忘乎所以、茫然不知所措时,总是他们用十足愚蠢的傻瓜语言说出凡夫俗子不敢说的真话或富有哲理的狂言。

把愚人视为圣人在俄罗斯居然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在十月革命以前的俄罗斯,几乎每一个城镇和村庄都有被称为“圣愚”的人存在。他们行为乖张,举止疯狂,神态痴癫,大多衣不蔽体,居无定所,在外人看起来与流浪汉没什么两样。圣愚多为文盲或识字不多,常语无伦次,更无逻辑性可言。但据说圣愚都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他们身上常常会有神迹的出现。他们可以通灵,可以预言未来,甚至可以治愈疾病,担负着精神导师一样的作用。同时,圣愚也会惩罚、诅咒那些不尊重他们的人,让灾难降临到他们头上,因而在俄国传统社会中,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基本上对圣愚都是既尊敬又畏惧,就连历代沙皇中也有很多人对圣愚礼遇有加、言听计从。

跳大神的遗产

我们就要问了,为什么世界各地都有愚人、疯人掌握智慧这种观念呢?人类学家们认为,这可能与一种影响广泛的原始宗教——萨满教有关。

萨满教就是“跳大神”,东北人常用这个词来嘲笑疯癫痴呆的人。可不要小看了“跳大神”,这可是一种曾经广泛流行于美洲、澳洲、欧亚大陆北部的原始宗教。那些“跳大神”的巫师是人和神沟通的使者,能代表人向神祈福、消灾除病、消除妖孽,是人与鬼魂交往的中间人。他们要想与神灵进行沟通,必须能够进入一种癫狂状态。所以,成为巫师的人常常是神经衰弱或癫痫患者,习惯于靠直觉办事,性情敏感而多变。

也许正是从这种原始宗教中,人们形成了一种观念:发疯或者愚行就是在与神灵沟通,神经兮兮的疯子和愚人就是掌握着神的智慧的人。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萨满教早已被基督教、佛教等等更为完善的宗教所代替,可是它的某些观念却保存了下来,甚至在鄙弃宗教的科技时代,人们仍然相信智慧掌握在愚人手中。

这样说来,无论是功夫熊猫、还是许三多,都是从原始社会那些疯疯癫癫跳大神的巫师脱胎而来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